一、竞赛项目
赛项编号:BRICS2025-ST-055
赛项名称:第二届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
赛项组别、赛制:高职组(含高职本科) 1人赛、中职组 1人赛
同一单位、同一组别限报队伍数量:高职组(含高职本科) 2支、中职组 2支
报名截止时间:详见大赛信息服务平台
竞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技术咨询:赵振鲁 18105777527
赛项联系人:李 鸥 18105777103 章剑云 18105777100
参赛队QQ群:995232230
竞赛内容及更多信息:详见技术规程
二、竞赛目的
本赛项为落实金砖国家《厦门宣言》《约翰内斯堡宣言》《巴西利亚宣言》和《莫斯科宣言》中关于技能发展工作的相关精神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共同推进金砖国家及一带一路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合作取得更大发展,实现培养国际化、高技术技能、未来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通过比赛,培养参赛人员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编程能力、自动化应用系统集成设计能力,为智能制造企业培养自动化应用系统编程、数字化设计、运行维护等应用型人才。
通过比赛促进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数字化升级以及专业资源建设,从而推动教学改革。
三、对选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本赛项对应机电类专业高职(含高职本科)、中职相关专业领域,具体如下:
1.高职组(含高职本科)
本组别针对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等相关专业的各类全日制在籍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学生,涉及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调试、机器视觉应用、运动控制技术、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等课程。
2.中职组
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气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机电产品检测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等相关专业的各类全日制在籍中职学生,涉及PLC 技术、机电设备技术、触摸屏技术、机器视觉、电气控制等课程。
四、竞赛内容
1.高职组(含高职本科)
本赛项决赛由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两部分考核内容组成。
理论考核分为初赛理论考试和决赛理论考试。以计算机考试形式进行,采用单选、多选、判断题,初赛比赛时间为20 分钟,满分100 分,按5%权重代入最终比赛成绩。决赛比赛时间为60 分钟,满分100 分,按15%权重代入最终比赛成绩。
实操考核以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设备为竞赛平台。比赛时间为3小时,参赛选手需要完成通信系统连接、通信参数配置、传感器调试、运动控制及过程控制系统参数配置、视觉系统编程调试、人机界面编程、PLC编程以及系统联调等任务,着重考核选手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编程、调试、运行、维护、系统优化等工程实践能力、绿色生产意识和职业综合素养,按80%权重代入最终比赛成绩。
2.中职组
本赛项决赛由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两部分考核内容组成。
理论考核分为初赛理论考试和决赛理论考试。理论考核以计算机考试形式进行,采用单选、多选、判断题,初赛比赛时间为20 分钟,满分100分,按5%权重代入最终比赛成绩。决赛比赛时间为60 分钟,满分100 分,按20%权重代入最终比赛成绩。
实操考核以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设备为竞赛平台。比赛时间为2 小时,参赛选手需要完成硬件电气控制电路的连接、通信参数配置、视觉系统编程调试、扩展模块配置、人机界面编程、PLC 编程以及系统调试等任务,着重考核选手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连接、编程、调试、运行、维护等工程实践能力、绿色生产意识和职业综合素养。按80%权重代入最终比赛成绩。
五、竞赛方式
(一)本赛项为个人赛。
竞赛方式是个人赛,同一单位,同一组别不超过2 支队伍,个人赛参赛选手均可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个人赛每名选手限报1 名指导教师。
(二)本次大赛各代表队的抽签顺序和大赛的场次,在领队会议上现场抽签确定。每组选手大赛的赛位号,在大赛检录时通过二次加密抽签确定。抽签工作由赛事加密裁判主持,赛务组负责组织实施,大赛监督人员现场监督。